您当前的位置:  临安区第四人民医院—>健康教育

健康科普365丨CT和MRI到底怎么选?

去医院做影像检查时,医生常说“先做个CT”或“建议做个MRI”。它们到底有啥不同,该怎么选择呢?

先搞懂:它们是怎么“拍照”的?

CT和MRI都是给身体内部“拍照片”的技术,但原理完全不一样。

图片

CT

CT(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)像“切片面包机”:它靠X射线穿透身体,再通过计算机把不同组织的密度差异转换成图像。打个比方,就像把面包切成无数薄片,每层的细节都能看清,尤其能分辨骨头、钙化点这些密度高的结构。检查速度很快,一般几分钟就能搞定。

图片

MRI

MRI(磁共振成像)更像“磁场里的舞蹈”:它不用X射线,所以它没辐射,相对安全。它是靠强大的磁场让人体内的水分子“振动”,再捕捉这些振动信号生成图像。因为不同软组织的水分子含量不同,所以MRI对肌肉、韧带、脑、脊髓这些“软乎乎”的结构,看得特别清楚。但它“拍照”慢,一次检查可能要10-30分钟,过程中还会有“咚咚咚”的噪音。

它们分别在什么场景下适用?

CT适合“急、快、硬”的情况:

• 外伤急救:比如车祸、摔倒后怀疑骨折、脑出血,CT能快速判断有没有出血、骨头断没断,为抢救争取时间。

• 肺部检查:肺部有很多空气,CT能清晰显示肺炎、肿瘤、结节等,是筛查肺癌的常用手段。

• 钙化性病变:比如胆结石、肾结石、冠状动脉钙化,CT一看一个准。

但CT有个小缺点:它靠X射线工作,所以它会产生辐射,不过大家不用慌,单次CT的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,相当于坐飞机跨洲际旅行一次的辐射量,偶尔做一次不用过度担心。

MRI适合“慢、细、软”的需求:

• 软组织细节:比如看大脑的微小病变(如早期脑梗)、脊髓神经压迫、关节里的韧带撕裂(像膝关节半月板损伤),MRI能拍出比CT更细腻的层次。

• 肿瘤随访:很多肿瘤是软组织来源,MRI能更清楚地看出肿瘤的大小、边界,判断是否转移,而且没有辐射,适合需要多次复查的患者。

• 孕妇或敏感人群:因为不用X射线,孕期必要时(如怀疑胎儿异常)也能做(但需避开孕早期,且要提前告知医生体内是否有金属)。

不过MRI也有“禁区”:体内有金属植入物(如心脏起搏器、神经刺激器、眼球内金属异物)的人不能做,强磁场可能让金属移位;幽闭恐惧症患者也可能受不了,检查时要躺在狭小的机器里,还得听持续的噪音。

简单说,CT像“快速侦察兵”,适合急诊、看骨头和肺部;MRI像“精细观察员”,适合看软组织、神经和肿瘤细节。

CT和MRI作为两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,在诊断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患者在选择检查手段时应根据个人病情、医生建议以及检查技术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。同时,患者还需要注意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问题,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。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无诊断价值的检查手段。

放射科介绍

图片

临安区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科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,经过几代人的共同付出与努力,现已发展成为本院重要的检查诊断科室。放射科现有工作人员14人,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7人,科室拥有DR设备5台,其中包括床边移动DR、乳腺钼靶、口腔全景及科室大型悬吊DR。拥有GE与联影CT各一台,拥有联影uMR586光梭高场超导磁共振,高端口腔CT机和双能X线骨密度仪。放射科将以优质的服务、精湛的技术,安全高效地为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。